close

 

 

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

無 名天地之始 有 名萬物之母

故常無 欲以觀其妙 常有 欲以觀其徼

此兩者 同出而異名 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 眾玅之門

 

回應(12)
 
2011/10/30 21:37 回應

心不能靜如何入道矣!

出世入世之法而學乃是長之路,因智之不足。

己之固執,如根染土,洗之乾淨又怕傷根。

清淨之心,雖是草芥田夫亦是有智之人。

觀內心,心浮氣燥,未達其門也!

 

 

 

小俐子2011/10/31 17:13回覆

道 無邊無界,對萬物不偏私,初生之靈,便擁有大自然無限恩澤,順其自然已在道中,德性之行(心),修己之固,怕傷根,因私智,草芥田夫雖不識字,但知天樂命,順天而行,知理而行,是智不足或大智之人?

雲子2011/10/08 01:03 回應

有一日早晨出門運動的際遇,就邊走邊看風景樹木高大,一時心血來朝.心情愉悅的笑容滿面,為甚麼樹ㄚ怎麼會種在這裡ㄋ,又長的高大無比ㄋ,一定是前賢者種的,是人為因素而造就, 且不說前人功

在大自然的道體上有數萬物,我只拿一棵大樹來做論述,一棵種子下土時,也是它的生命的開始,它只有面對這個環境,每一天有新的課題,有大太陽有日暗時,有刮風下雨雷電,它靜靜在長大,雖然它無腳未凍走,也無手可拿東西,更無嘴可說話,只有面對環境向內修,成長無動怒,識物一同無分別故,便無執像也,大棵樹可乘涼,人來人往,也無排斥任何生物,它的無為可造就很多事,實有為樹大可綠化環境,樹蔭供人休息,又心涼脾土開,這是吸引人們的地方,所以人的態度,可決定人之定見,

人者有腳有手,有眼耳鼻口舌身意,可選擇做與否,因為著眾生相而分別心起,好話壞話有也是一句話,看好看壞在眼裡,心好與壞在心內,做好做壞自承擔,萬法為心造,雖然同門出而不同法之分別,所以心猿難捉,問題是自己有真正面對嗎?面對是承擔,還是逃避就有理由,這是心無堅定,便有兩造而分岐,而做法不相同,木訥不一定不好,因修正不多言,音聲無高低,氣長和順,眾人相隨之,不同則遠矣

 

小俐子2011/10/08 20:25回覆

萬物間相依相存,互助互惠,天然美景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恩寵,人應感恩擁抱它愛護它,人與人相處,因緣而相知相惜,無緣不相識,要合要分,因人之分別心所為,討債還債現世現,惜福積福福不斷, 短短的一世,好壞由自己決定.   

少年董2011/10/07 23:21 回應

相同的一篇文字,他的頓點或是據點的位子在哪,關係著文章表達的意思與想像的空間。我的田埂就像是頓點或是據點一樣,有了田埂發揮的空間就縮小了,少了田埂發揮的空間變大了,但也不是無止盡的膨脹,還是要在一定的範圍,文章是一樣的,就看要怎樣發揮了

小俐子2011/10/08 17:05回覆

一篇文章的逗號、頓號、句號等等是為了讓文章讓人方便閱讀,各有其功能與用法,作者可依自己想強調的點標示,讀者也可依自己所感去標示,同一篇文章,每個人的感觸一定會有所不同。

2011/10/07 22:09 回應

所謂無為,乃無不為,亦即無須刻意作為!

好像道德經沒有設定範圍讓大家研討是無,雖然大家都有寫,不過不一定是有.

如何無中生有........有所悟是自己得,有所誤也是自己得!

 

小俐子2011/10/08 10:57回覆

聖者言之:天馬行空之道,心有所感言論之,有想之,有言之,才有機會行之.

2011/10/07 08:45 回應

將肉眼看不到的稱做無,用心思不透的也稱做無,

有的只是粗鄙觸覺而稱.那其他心感而用之呢?!

用眼耳鼻舌身意觸覺是有,那無有何用?又如何同出而異名?

行事能圓融有序,必定是心思縝密,而非天生神異,

凡事能蘊於中而發,創造無限可能者,大至為無吧!

 

 

小俐子2011/10/07 12:03回覆

無中為有,無指的是無限大(個人見解),如何將精神與所為合一,才能無為吧,每個人所能不同,也各有所職,盡心而為.

2011/10/06 00:29 回應

道雖無所見但能對應出就是有。

內心是無,深入內心寬廣之心海,而發揮出來的行為準則是有。

所以改變自己是無,影響家庭及他人是有。我言無大於有,憑無而行於有。

如同王爺是木雕之偶是無,但正氣行於天地間教導而感應我們是有。

德是無,財是有,以德用財,但是財可迷戀,終究非身邊物,只有提升德,才合乎於道。

 

 

小俐子2011/10/06 11:08回覆

無乃無限大,看不到摸不著,無=有,改變自己是無限可能,但想改變他人或拘束他人是有限的,只有以身作則,虛心受教.

 

 

2011/10/03 23:19 回應

用心的去看事情,多角度的思考,利弊其實沒有絕對的.

所謂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,凡事不能單方面對自己純利益的觀想.

用利他的角度來幫助自己獲得利益,會讓自己的生活更有動力,

做事情也會更有正當性!

 

 

小俐子2011/10/04 21:00回覆

做事不以利為出發點,用心經營,多站在對方的立場去看事情,常有意想不到的結果,短暫的暴利是不會長久的,有失才有得,失敗中獲得的是經驗,生意場所雖無絕對忠誠度,但能持之以恆的人,終會讓人看見的,這也是自然法則吧 ! 

2011/10/03 23:07 回應

大版主,這篇的段落,我有意見.

文中

無名,天地之始;有名,萬物之母.故常無欲,以觀其妙.常有欲,以觀其徼.

我記得應該是

無,名天地之始;有,名萬物之母.故常無,欲以觀其妙.常有,欲以觀其徼.

若是按經文

無名天地之始.有名萬物之母.故常無.欲以觀其妙.常有.欲以觀其徼.

這樣差很多內!

 

小俐子2011/10/04 17:32回覆

5 年前過失,謝謝 導正.

小俐子2011/09/30 16:04 回應

道體存在與宇宙中,無形無物,自然孕育萬物,為道之用.萬物各自有其生存之道,生生滅滅.無盡的運轉的,無慾無為生存於這永不變道體中,觀看它雖不變確變化莫測,現實生活中,有為的人事物中,觀看其眾多紛云端倪跡象,如何不執於跡象,無與有表面雖矛盾,卻同出一轍.

少年董2007/12/10 12:44 回應

第一章  我用一塊田來比喻.

當他(無)的時候是一塊田(無分別心)

當他(有)的時候ㄝ是一塊田,不過是加注了是誰的田(因為人們用田埂將一塊田給區隔了)

 

 

小俐子2007/12/12 22:57回覆

這個比喻我不知如何回應你....

有=無...一體兩面

少年董2007/12/03 19:59 回應

道可道,非常道;

道這個東西是可以說的 但是沒有辦法用常態的東西來解釋他

好比說楚霸王為何能當君王   為何一個固定的客戶會跑掉   往往是沒辦法說的清

他不會被任何東西圈住   ㄝ不會被所謂的按照慣例給綁住

 

小俐子2007/12/03 21:02回覆

道是沒有辦法用常態的東西來解釋--當我們適度的運用它,它是非常有紀律的存在的,一分耕耘,一分收獲,每個人立場角度不同,眼看耳聽,更要用心觀察.

 

文仔2006/12/02 21:20 回應

言之:上道為心、中道為行、下道為觀。上心靜無欲、中修清欲平、下起亦觀空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